2022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 南應大展現豐碩成果
文/圖|教務處企劃組
李政達老師與USR計畫總主持人暨南大學校長蘇玉龍
「臺南農安樂活好食在」團隊
展覽現場國際友人認真欣賞「臺南農安樂活好食在」成果
「消失的針線-刺繡技藝傳承與記憶延伸」團隊
志在琉鄉團隊展出海洋玩具、環保茄芷袋,傳達永續減塑觀念,並做為本年度活動禮品
志在琉鄉團隊展出海洋玩具、環保茄芷袋,傳達永續減塑觀念,並做為本年度活動禮品
瀏覽數 :
142





2.jpg)
2022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(2022 USR EXPO)11月19-20日在松山文創園區開展,本校深耕型的「臺南農安樂活好食在」、萌芽型的「消失的針線-刺繡技藝傳承與記憶延伸」,以及「志在琉鄉 青銀共創·價值再造」等三組團隊,透過攤位展覽、影片等方式展現執行計畫的成果。
「臺南農安樂活好食在」計畫主持人劉育釧表示,此計畫從第一期至今已經五年,積極扮演校內外資源平台整合的角色,成為公部門與第一線農業生產者之間的橋樑,推動了農業轉型與永續發展。
「消失的針線-刺繡技藝傳承與記憶延伸」計畫主持人廖元民指出,刺繡是一種結合在地文化特色與無形文化資產工藝技術,本校位於台南府城,設有「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」,以跨域的角度詮釋產業創新、翻轉產業既有的框架,向下扎根教育讓文化永續傳承,透過產、官、學的齊心協力打造「刺繡新聚落」,再創台南刺繡產業的繁榮盛況。
而「志在琉鄉 青銀共創·價值再造」的計畫主持人蘇宏文說,該計畫以關懷為出發點,透過學童扎根計畫取得在地認同,以新型態旅遊導覽引導遊客及業者關懷生態,又以「和長者一起做」的「青銀共創」搭起學生及高齡者的共融學習,在執行計畫三年間,開發了許多強調永續、減塑、推廣海洋保護、剩食利用等產品或教具,共同主持人李政達老師開心的表示,「青銀共創」在此次2022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中被選為活動商品,透過現場活動,能讓更多民眾理解到計畫團隊用心於海洋保育及永續減塑等理念。
「臺南農安樂活好食在」計畫主持人劉育釧表示,此計畫從第一期至今已經五年,積極扮演校內外資源平台整合的角色,成為公部門與第一線農業生產者之間的橋樑,推動了農業轉型與永續發展。
「消失的針線-刺繡技藝傳承與記憶延伸」計畫主持人廖元民指出,刺繡是一種結合在地文化特色與無形文化資產工藝技術,本校位於台南府城,設有「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」,以跨域的角度詮釋產業創新、翻轉產業既有的框架,向下扎根教育讓文化永續傳承,透過產、官、學的齊心協力打造「刺繡新聚落」,再創台南刺繡產業的繁榮盛況。
而「志在琉鄉 青銀共創·價值再造」的計畫主持人蘇宏文說,該計畫以關懷為出發點,透過學童扎根計畫取得在地認同,以新型態旅遊導覽引導遊客及業者關懷生態,又以「和長者一起做」的「青銀共創」搭起學生及高齡者的共融學習,在執行計畫三年間,開發了許多強調永續、減塑、推廣海洋保護、剩食利用等產品或教具,共同主持人李政達老師開心的表示,「青銀共創」在此次2022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中被選為活動商品,透過現場活動,能讓更多民眾理解到計畫團隊用心於海洋保育及永續減塑等理念。





2.jpg)
台南應大攜手UNIQLO 共同培育全球菁英高階人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