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設系將磁磚商品化 以專業實踐大學社會責任
文/圖|室設系
老師講解磁磚的類型和磁磚拼貼的工法
和樂共同創作
細心講解磁磚拼貼的流程
瀏覽數 :
188



「青銀共藝-樂齡藝術關懷」USR HUB計畫,由商設系郭藤安與室設系楊馨茹老師共同設計課程,邀請爿爿花團隊與台灣老屋保存專家陳嘉基副教授,藉由台南灣裡社區為契機,透過現場調查讓學生發掘磁磚的類型、建築立面上磁磚拼貼的工法(交丁、橫貼、直貼…等),希望學生了解磁磚拼貼的收邊方式,與台灣磁磚的歷史。
灣裡社區早期是以金屬廢棄物回收為主要產業,隨著產業的沒落與環保意識的抬頭,社區逐漸轉型,以復育社區生態及宜居生活為主要發展核心。課程邀請大心建設負責人郭宏庭先生,指導學生如何黏貼磁磚,也協助課程使用之馬賽克磁磚蒐集。學員透過現場觀察及老師提供的範例,製作磁磚計畫,並共同完成磁磚的設計與黏貼,課後再由楊馨茹老師將實作的磁磚商品化,發展成杯墊與鍋墊。該課程亦於七股海鮮節行銷計畫成果,讓有興趣的民眾也能一同參與磁磚拼貼體驗課程。
郭藤安老師表示:「傳統的磁磚在一般人看來,沒有什麼特別,但透過室設系的專業,整理出系統,來了解社區裡的磁磚拼貼方式,學生也能從中學習專業。」
透過USR計畫的執行,與社區環境在地的觀察,激發出課程設計的創意,不僅讓學生更了解台灣的場域,也在課程中學習一技之長,團隊也盼望未來能與灣裡商圈合作來美化社區、將社區磁磚以系統化的方式整合,成為社區觀光發展的資源。
灣裡社區早期是以金屬廢棄物回收為主要產業,隨著產業的沒落與環保意識的抬頭,社區逐漸轉型,以復育社區生態及宜居生活為主要發展核心。課程邀請大心建設負責人郭宏庭先生,指導學生如何黏貼磁磚,也協助課程使用之馬賽克磁磚蒐集。學員透過現場觀察及老師提供的範例,製作磁磚計畫,並共同完成磁磚的設計與黏貼,課後再由楊馨茹老師將實作的磁磚商品化,發展成杯墊與鍋墊。該課程亦於七股海鮮節行銷計畫成果,讓有興趣的民眾也能一同參與磁磚拼貼體驗課程。
郭藤安老師表示:「傳統的磁磚在一般人看來,沒有什麼特別,但透過室設系的專業,整理出系統,來了解社區裡的磁磚拼貼方式,學生也能從中學習專業。」
透過USR計畫的執行,與社區環境在地的觀察,激發出課程設計的創意,不僅讓學生更了解台灣的場域,也在課程中學習一技之長,團隊也盼望未來能與灣裡商圈合作來美化社區、將社區磁磚以系統化的方式整合,成為社區觀光發展的資源。



南應大視傳系師生在德國吹起「台風」 分享臺灣文化之美